close

都會高房價 都是誰在買單?

當我們拉長時間看,房價走勢確實是漲幅遠大於跌幅。不過以近兩年情況,都會房市在洶湧資金的推波下,價格漲幅也的確太大、太快,甚至可說已脫離『常軌』。然而實情是,如無買屋方承接,賣方也不可能持續墊高開價;因此核心問題就變成:大台北的高房價,到底是誰買單?而這中間透露的訊息,不只是價格是否獲得實質支撐而已…

按照資本主義市場之運作機制,一件商品的價格,理應由供需法則。當然,賣屋方會先以購買原物料、加工生產到製成所花費的各式成本,加上合理利潤,算出定價。接著,這個定價就會進入市面,接受『檢驗』;也就是,如果消費者認為合理有能力負擔,則這個定價才會真正轉換成實價或市價。

反之,要是消費者認為該房地產定價不合理,則商品就會面臨滯銷;在存貨壓力之下,廠商或商家最後往往必須降價因應。這整個價格訂定與變動的過程,就是所謂的供需法則。

不動產商品之價格,理論上也是因為這樣的方式而有變動。當然,實質上使房價波動的因素很多,不過『回歸基本面』,賣方開出的價格是否成為市場行情,最後還是取決於買方是否有能力或意願負擔。

信義房屋說,某個時段的確出現漫天喊價者,但長期而言、整體來看,當高價無法真正轉換成實際交易價格,也就是無買家進場承接時,通常是不會有更多房仲跟進的。

根據這個道理,我們可以明確地推論,雖然過去一年時間,大台北房價漲幅駭人,已是多數受薪階級根本望塵莫及,不過仍持續有建商有個案前仆後繼、頻頻開出天價面市,根本原因在於,就是真有買家承接了這個多數人看來都偏高的價格。因此接下來多數人的疑問就是:這個高房價,到底是誰買的單?

現階段台北市新案開價動輒六、七十萬一坪,甚至更高,號稱豪宅地段及規劃者,更是百來萬,甚至逼近兩百萬大關。不僅如此,這些創新高價的建案,大部分都是大坪數產品,百坪以上者更是屢見不鮮。

這代表,這些高價個案不僅單價高得嚇人,總價也動輒五、六千萬,甚至上億。別說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,就算一般中階主管或雙薪家庭,也鮮少有能負擔此等總價者。至於以時間換取利潤的仲介人,對他們來說,高總價產品固然也有獲利機會,但投入門檻相對高,價格上漲,投資報酬率就被壓縮得更厲害;相較於市場接受度較高的中小坪數產品,並非適宜的投資標的選擇。

既不是一般自用消費者,也不是注重投報率、投資門檻有限度的一般法拍客;然而這些單價百萬,總價動輒以億計的房市產品,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,顯然還是有人進場承接。這些買家,到底身分背景如何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i91io91 的頭像
    ui91io91

    花東 房屋網 房仲網 仲介網 買屋 賣屋 租屋

    ui91io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